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字号:   默认

第十九章:陈诺辩解(2/2)

潘璋听来默然,心知陈诺说的在理。仔细回想,他虽然在武艺上不及典韦,但好歹在马术上胜过了他,也是可喜了。他想至此,不由身子一振,不无自豪之感。

陈诺顿了顿,接着道:“文珪你先前说道,如文博一上来就在你辈之上,你心不服。其实这也难怪,就如文珪你说的,文博在入我本部之初,就曾在广川城外被公孙范的人马困住,吃了个大败仗,你之对他不屑也是很正常。

但文珪你想过没有,当时文博所部不过千人,且都是步卒,而他所面对的是幽州精骑!更重要的一点,当时清河相姚贡虽然表面上支持我取修县,但暗地里他为了防止我趁机夺取兵权,收拢了他的士卒,故而将些老弱妇孺之辈全数调了过来。

想当时,文博带了一群毫无战力可言的步卒,面对的是数以千计的公孙范幽州精骑,且又是在归途之中懈怠之心难免,遽然遭此大战,能保住士卒性命,龟缩于广川城外不让公孙范悉数歼灭已经很是不错了,我辈还能指责文博什么?”

当时修县之战,陈诺是不费一兵一卒取了其城,随后因为修县暂无大敌,而姚贡又怕陈诺吞并了朱灵一部,故而急招朱灵回城。朱灵后在途中遭遇了公孙范的幽州精骑,惨败,龟缩于广川城外的土山之中。而潘璋是在这之后到的,也听说过此事,但传话之人只说结果和经过的惨烈,却断然不会深究朱灵之所以惨败的原因。故而潘璋之于朱灵,是已经有了先入为主之感,在朱灵突然驾临于其上时,不忿不服之心实是难免。

潘璋此时听陈诺稍加分析,也即恍然明白过来,不禁是羞愧难当,这件事情却是鲁莽了!

而朱灵呢,则是不由泫然而涕。

朱灵这人虽粗猛,但相较于潘璋来说,实在是逊色了点。或者说他的粗猛,正是表现于行军打仗上,但对于人事上,却未免有点多愁善感的意味。这一点,完全可以从他对待下属上看出。他的下属可以在大仗时跟着他不计生死的冲锋陷阵,但在日常方面,却少有敬重朱灵的味道。

对于广川城外一战,朱灵其实也很是纠结,也正是因为此一战的败绩,害得他的下属对他更加轻视,且有好多不明就里的下属,更是在此战后离开了朱灵。而朱灵,平时在郡内所积攒的声望,在此一战后,一扫而空。

也正是这一点,朱灵就算有了后来协助陈诺守城之功,但在袁绍等眼里仍是被贬得一文不值,将其部纳入陈诺营中,很是不看好他。虽然在外人看来,这不过是平级调动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但朱灵却因袁绍这一安排,已不能再单独建制,从此受制于陈诺之下。就算朱灵对陈诺再加敬重,那心里面的一道坎儿却是怎么也轻易迈不过去的。

当然,在后来的数战中,朱灵随着陈诺每战必克,士气升腾,对于袁绍所给予的‘羞辱’,也已经不再在意了,甚至有时想想,能跟着陈诺,其实远好过于自己没头没脑的在清河独闯。想纵然当初袁绍论功行赏,将他提拔为清河郡尉什么的,但若是公孙瓒领兵前来,说不定在界桥之战前他就已经身死被俘了,更别说这之后的富贵了,所以他对于陈诺是更多的敬重。

而此时,对于广川一战的败绩,在潘璋,在天下人都给予不理解的时候,独有陈诺出来为他辩解,且能精辟入微,如其肺腑之言,感触颇深。不为陈诺为他辩解,乃喜世人皆以我为非,独陈诺以我为是,陈诺乃知我之人也!古有钟子期,今有陈然之,何其之幸哉!

朱灵啼泣不止,拜服于地,有言无以表。

旁边潘璋既然听陈诺解释清楚了,也深悔自己对于朱灵的误会实在是不察之失,不无羞愧。再一想,朱灵入陈诺营为司马,乃是平级调动,且他原来就有战绩,能不在他之上么?可是,当时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想法呢?我怎么不好好细想想!原来那些所谓的嫉妒,不过是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错觉,以至于其他一切,却已是不论是非了,实在是鲁莽愚蠢!

潘璋痛责至此,头下垂,昂藏男儿撩起袍服,七尺身躯望着朱灵跟前纳头就拜,一面说道:“璋知错了,还请朱将军原谅!”

先看到这里,把此书加到书签

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
他们都在读: 嚣张兵王官道((官场秘史)(官场之风流秘史))我的明朝生涯邪王追妻:盛宠小医妃隐士高人系统萌宝来袭:娘亲我要爹爹